2018年2月22日 星期四

潘霍華的神學

<潘霍華神學的歷史發展>

  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19061945年)的父親是柏林的神經病學家。潘霍華先後在杜平根大學及柏林大學攻讀,二十一歲就獲得神學博士學位。潘霍華在1930年完成了第二篇論文;同年開始在紐約協和神學院研究一年。

回到德國後,他在一個研討會上,受到新正統主義著名的學者巴特(Karl Barth)深深的感染。1931年,他任職一間中學的校牧,稍後又在柏林大學擔任講師。當希特勒於1933年成為德國的總理時,潘霍華竟公然反對納粹主義及日爾曼(德國)優越主義(潘霍華的孿生姊妹的丈夫是猶太人)。

1933年曾到過英國;後來回國加入了認主教會(Confessing Church),並且領導一間神學院。1937年,這間神學院被納粹黨關閉,潘霍華也被禁止公開講道和寫作。1939年,他到過協和神學院,在那裡稍作逗留,又回到德國,幾乎一到步就加入了反納粹的鬥爭。

潘霍華自己也在1938年,參加過推翻希特勒的活動。1941年他的著作遭受禁制;1943年被捕入獄。在獄中,他寫了《獄中書簡》(Letters and Papers from Prison,編者按︰中譯本由基督教文藝出版社出版),這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後來,由於表面證供成立,潘霍華被裁定有分參與1944年反希特勒的爆炸案。他終於在1945年被判環首死刑。

<
潘霍華神學的教義觀點>

  [
基督論]

雖然潘霍華本身也是一個獨立的思想家,但他的神學思想卻深受巴特的影響。對潘霍華來說,「宗教」是不能被接納的,因為最重要的就是個人與神的相遇。他說耶穌是「為他人而存在」;同時「在教會中,及在神的話語中可找到和可觸摸耶穌的」。

潘霍華認為,耶穌在世俗生活中是十分活躍的。「基督不是在非宗教世界中被放逐,而是在這個世界中。基督與人相遇,但不是按照古時的懺悔、相信、回轉、重生、成聖的過程,而是藉著一種新的『無神』的態度。」

這是潘霍華極端用語的一個例子,這些用語曾引起相當大的爭論。
  [
教會論]

潘霍華強而有力的著作《獄中書簡》,表達出他對犧牲及紀律的重視︰「教會惟有為他人而存在,才算是教會。第一步,教會需放棄本身所有的財產,以供應他人的需要。聖職人員應完全倚靠會眾的自由捐獻過活,或者是做一些世俗的工作。教會必須分擔一般人生活的世俗難題,教會不是去管轄,而是去協助和服務。」

  [
無宗教的基督教]

引起爭論的,正是潘霍華那句耐人尋味的無宗教的基督教。有些人按正面去解釋,認為這是指要「在上帝的終極真實之下」,過負責任和守紀律的屬世生活。這就是指在世界上的生活要有紀律,好像基督的門徒。

然而,1960年代一些激進神學家,也從潘霍華無宗教的基督教這句話,得著動力。按他們瞭解,潘霍華的教導是,若要作一個年長的「成熟人」,就要能夠學習過一個獨立於上帝的生活。

潘霍華反對「神聖」及「世俗」分割的觀念,他認為需要在世界中事奉基督,而不是在「神聖」範疇下事奉基督。更進一步說,以前人是依賴神的,但現在科學進步,人就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了。

 
論到人是獨立於神的說法,潘霍華說︰「人已學到要處理自己的一切重大問題,不用依靠一個稱為『神』的『操作假設』。」

潘霍華不否定獨立於上帝的功用。

  當然,潘霍華也曾提出一些難以理解的雙向陳述。但他死得早,故此,沒法進一步去解釋和將他的思想系統化。


<
潘霍華神學的評價>
  評價潘霍華著作最大的問題是,潘霍華在可以進一步發展他的作品時,已經去世了。所以他有些說法是莫名其妙的。潘霍華深受巴特的影響,並且依從他的辯證神學;這可從他不少的「矛盾」陳述中,可以看到。然而,若有人要評價潘霍華的陳述,有一點值得注意的︰世俗的「神死」神學家的思想,是植根於潘霍華的著作。潘霍華的著作且是強調人是獨立於上帝的。至少,他有關人獨立於上帝的成長的陳述,與藉著信心,認識自己的軟弱而回轉歸向上的屬靈呼召,是背道而馳的(如,林後十二910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