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日 星期五

十字軍

壹 十字軍東征的背景


一 回教勢力於第七世紀快速擴張,阿拉伯人佔領聖地。

二 1054年東西方教會分裂。

三 土耳其人於1070年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得聖地,他們也是回教徒。

四 土耳其人同年也進逼君士坦丁堡。

五 土耳其人仇視朝聖者。

中世紀流行朝聖,視為敬虔的表現。當阿拉伯人佔據聖地時,並不會阻撓基督徒朝聖者,反倒從他們賺取不少財富。如今塞耳柱土耳其人(Seljuk Turks)自阿拉伯人手中奪走聖地後,因其對回教狂熱,憎恨基督徒,不賺基督徒的錢,對基督多所阻撓。朝聖者將受土耳其人惡待之情狀,向歐洲人報告後,便造成了一股對土耳其人忿怒仇恨之情。


貳 東羅馬帝國向教宗貴格利七世求救


貴格利有心彌補東西方的裂痕,東方教會受到土耳其的威脅,正提供西方教會一示好的機會。貴格利希望藉救助東方完成三項大事:

一 保住東方教會不落入回教徒手中;

二 東西方教會再度合一;

三 建立世界性的教宗統治。

他計畫親自帶領五萬軍人前去與回教徒爭戰。但計畫因他與亨利四世的授任權之爭而不得實現。

參 教宗烏耳班二世(Urban II, 1088-99)發動十字軍


1095年東羅馬帝國阿烈克修一世(1081-1118)因土耳其人的進逼,向教宗烏耳班二世求救。烏耳班二世在法國克勒門(Clermont)發表情辭迫切的演說,號召民眾前往聖地,從土耳其人手中將耶路撒冷與耶穌之墓奪回。他應許所有參加聖戰的人可以減少在煉獄中受苦的時間,又應許為此聖戰而喪生者,可以不經煉獄直升天堂。群眾反應熱烈,成千上萬的人聚集一起,狂熱地喊著:「上帝所願,上帝所願(Deus vult)。」教宗把布縫的十字架分給每一個願意參加的人,縫在衣服上,於是「十字軍」就形成了。
在貴族所領導的正式十字軍出發前,就有一隊烏合之眾先行動了,由隱士彼得(Peter the Hermit, ?-1115)帶頭。在途中殺害不少猶太人,又一路掠奪,也有遭到報復;最後在攻打尼西亞時,幾乎全數被土耳其人消滅。

肆 第一次十字軍及耶路撒冷拉丁王國


第一次正式的十字軍則是由法國及絡林一帶的貴族所帶領的三支軍隊,於1096年出發, 相約在 君士坦丁堡會合。他們經過慘烈的戰鬥,終於在1099715日攻下耶路撒冷,並將城中七萬回教徒全部殺死,猶太人也被趕入會堂中活活燒死。812日又於亞實基倫打敗埃及救援軍,至此十字軍的任務算是成功了。
戰勝不易,保持戰果也不簡單。十字軍在聖地及通往聖地路上的中東地區建立了以西方封建制度政教結構為模式的王國,稱為耶路撒冷拉丁王國。這時又有武士修會的興起成為此王國的重要支援。這些修道士除了持一般的修道之願外還加上獻身與不信者戰鬥並保護聖地及朝聖者,其中最有名的是聖殿武士修會(the Templars)。許多西方的信眾,因無法親身參與十字軍,就藉著支援這些修會以表虔誠,使得武士修會擁有不少財富,後來還遭王室之嫉,受到迫害。

伍 後續的十字軍


耶路撒冷王國之北方屏障以得撒(Edessa)在1144年又落入回教徒之手,1146年克勒窩的伯納號召了第二次的十字軍。這支包括法國國王路易七世(Louis VII, 1137-80)及皇帝康拉得三世(Conrad III, 1138-52)的軍隊於1147年出發。但這支軍隊在小亞細亞就損失了大半,最後在1148年進攻大馬色時大敗。
回教勢力在埃及王撒拉丁(Saladin)的領導下團結一致來攻打拉丁王國,在1187年攻陷了耶路撒冷。這時西方又發動了軍力最強的第三次十字軍(1189-92)。由三位著名的歐洲領袖領軍:當代第一武士皇帝紅鬍子腓特烈(Frederick Barbarossa, 1152-90),法王腓力奧古斯都(Philip Augustus, 1179-1223),及英王獅心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ed, 1189-99)。但是腓特烈意外在基利家淹死了,法王和英王又起了爭執,而且法王又因國內政局變化急速回國處理,整個東征計畫幾乎瓦解。結果只收復了巴勒斯坦北方沿海的艾克(Acre)城,耶路撒冷仍在回教徒手中。
第四次十字軍沒有去打回教徒反而打基督徒。十字軍為了償付向威尼斯人所借的軍費,竟在1204年攻下君士坦丁堡,擄掠財物及教堂所藏遺骨。皇帝及主教長換由拉丁人擔任,設立君士坦丁堡拉丁帝國(1204-1261),希臘教會聽命於教宗。教宗英若森三世起初雖反對,但之後卻默許了,認為是上帝藉此來使東西方教會統一。拜占庭人卻一直不甘臣服,在1261年重新奪回君士坦丁堡,結束了東方拉丁帝國。此事不但不能使東西方教會統一,反而使東西教會間憎恨更深。武力是無法使教會合一的。
十字軍歷史一段不幸的插曲是所謂的「兒童十字軍」。1212年二位牧童召集了數千兒童前往聖地,結果是這些兒童或者死在路上,或者被擄為奴。
第六次十字軍由被教宗開除教籍的皇帝腓特烈二世所領導。他與回教王達成協議,讓他領有耶路撒冷、拿撒勒和伯利恆等地,以及通往艾克城的道路。腓特烈於1229重新佔領耶路撒冷,並自封為耶路撒冷王,教宗很光火,但歐洲人卻很歡欣鼓舞,稱腓特烈為「耶路撒冷解放者」。但耶路撒冷於1244年又落入土耳其人手中,直到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從土耳其人手中奪得巴勒斯坦。第七次十字軍沒什麼結果,第八次於1271-2發動,也是無功而返,至此十字軍運動雖仍有餘溫,但已不再能激動群眾了。至1291年拉丁王國也完全消失了。

陸 十字軍東征的結果


一 基督教與回教更加互不信任。

二 因與聖地接觸,增加了對聖經的知識,虔誠思想轉向耶穌的人性,如克勒窩的伯納所代表的。

三 對遺骨聖物的崇敬興盛。

四 十字軍精神被用來對付異端派,如迦他利派和瓦勒度派。

五 打開貿易,促進商業。

六 中產階級興起:貴族因東征而財窮力疲。

七 使歐洲人增廣見識,拓寬視野。

八 新知傳入,激發了學術研究,並促使大學興起。

 經院哲學:亞里斯多德哲學從回教徒中傳入。

沒有留言: